教师资格统考测试试卷(二)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时间:2017-01-18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7 小学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A.学术影响力 B.个性影响力

C.年龄影响力D.职称影响力

2.教育行动研究的主体是(    )

A.专职的科研人员
B.教师

C.科研群体研究者和个体研究者
D.学生

3.下列关于班级管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班级管理是直线式发展的静态过程

B.班级管理内容主要有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和班级活动管理

C.班级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D.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班集体

4.按照朱熹对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解释,“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指(     )

A.愤B.悱
C.启D.发

5.在班主任的指导和带领下,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组织的集体性教育活动是(     )

A.集体活动B.主题教育活动

C.周会D.主题班会

6.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居于第三层次的是(     )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7.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荀子B.孔子
C.孟子D.墨子

8.根据教学评价的参照指标,可分为(     )

A.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B.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9.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王老师在讲授该知识前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数轴上一个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一个数可以表示一个点。那么在一个平面上一个点如何用数来表示呢?在总结这节课时王老师给出了答案。这属于课堂总结的哪种方法(     )

A.复述法B.呼应法

C.悬念法D.比较法

10.“夫智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B.发展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11.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

A.自主性B.随意性

C.规范性D.强制性

12.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

13.按照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的观点,学生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  B.言语联结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

14.苛勒等人通过著名的黑猩猩实验,对学习中个体产生变化的实质及原因做出了解释,他认为,学习是通过(    )过程实现的。

A.试误B.顿悟
C.强化D.联结

15.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对象是(    )

A.正常小学生B.严重精神病人

C.人格障碍者D.残疾患者

16.当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判断时,如果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受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风格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发散型    D.辐合型

1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小学生的记忆品质(     )

A.敏捷性 B.持久性

C.模糊性 D.准备性

18.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     )

A.基本准则B.基本条件

C.基本途径D.基本要求

19.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学习策略的范畴(     )

A.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丰富学习内容

B.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促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C.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学习目标

D.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0.“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夸大了(    )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学校教育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一般教育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

2.简述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3.如何促进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吴老师的专制管理班级方式遭到学生的集体造反。吴老师经过反思,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班级管理方式。首先,应该让学生一起商量班级管理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班级的不足和自己的责任;其次,把任务按小组分配给同学,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争;再次,一起为班级建设提建议;后,增强双方沟通,渐渐地班级中呈现出一派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新气象,以前的坏风气消失得无影无踪。

(1)现代班级管理的理念是什么?(4分)

(2)吴老师初管理失败的原因是什么?(8分)

(3)吴老师后来管理成功的原因是什么?(8分)

2.小宝同学是班主任陈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平时上课、写作业表现都很好。但经常一到考试就紧张、心跳加快、思维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终形成对考试的恐惧感。

问题:请分析小宝同学在考试中出现了哪些心理障碍?作为老师你应该如何帮助他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40分)
请阅读以下课文,并对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进行简要设计。
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他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找到,心里很着急。这时候,他看见一位老人在前面走,就赶上去问:“老人家,您看见一只骆驼了吗?”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的。”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对极了!您看见它到哪儿去了?”
“那我可不知道。”
商人愤愤地说:“别骗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要不,你怎么会知道得这样详细?”
老人不紧不慢地说:“干吗生气呢,听我说。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
商人听了,按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特征与人格魅力,这些构成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2.B【解析】行动研究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主体是实际工作者,主要是教师。

3.A【解析】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直线式发展的静态过程。

4.B【解析】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理学家朱熹这样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5.B【解析】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班主任或辅导员的指导下,根据学校教育的计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6.D【解析】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居于第三个层次,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所能达到的预期标准。

7.C【解析】略。

8.D【解析】略。

9.B【解析】呼应法是指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设疑置惑,而在总结时释疑解惑。而悬念法是指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教师通过设疑引出下堂课要学的内容。二者易混淆,考生需注意区分。

10.B【解析】发展性原则又称量力性原则,也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题干的描述是该原则的典型阐释。

11.A【解析】略。

12.D【解析】“温故而知新”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促进作用,属于顺向正迁移。

13.D【解析】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

14.B【解析】苛勒等人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15.A【解析】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对象是正常小学生。

16.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特征。

17.C【解析】小学生记忆的品质包括: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和记忆的准备性。因此,C项是错误的。

18.D【解析】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19.B【解析】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属于教学策略,而不是学习策略。

20.B【解析】略。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1.一般教育学术论文的结构,由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注释(或参考文献)等组成。其中,前言、正文和结论构成论文的主体。

2.(1)反思使经验(和教训)变成教学智慧,从发生的事件中得到启发;

(2)反思能帮助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3)反思使自己学会教学;

(4)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3.(1)丰富小学生的感性知识经验;(2)创设情境,启迪思维,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运用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4)加强对思维品质的训练;(5)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6)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和创造方法。

三、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1)现代班级管理观要求以学生为本建立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2)该班主任初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并没有以学生为本,而是坚持专制型的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属于支配性领导,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僵硬的对策为基础,只给予统一强制的指导,或一味地斥责、威胁。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他们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二是如何让学生服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侵害。学生须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缺乏自主性。从而引起了学生的不满与抗议。

(3)班主任后来成功是因为他改变了原来的班级管理方式,建立了民主型的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属于综合性的指导,能够灵活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以此为基础引出学生的自发行为,促进班级同学的思想在合作中进行交流。“让学生一起商量班级管理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一起为班级建设提建议”“增强双方沟通”体现了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2.小宝同学出现的心理障碍是考试焦虑。

克服考试焦虑的办法:(1)改变错误认识。探求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比如,是因为考前复习准备不足,自信心不强,还是自己的期望过高,担心临场发挥不正常,考上不理想的学校而影响自己的前途;抑或是老师和家长的期望过高,施加的压力太大。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办法消除或降低这些焦虑源的影响。不少学生是因为脑子里存在一些对考试不正确的认知,从而增加了对考试的畏惧感,一种解决办法是帮助学生澄清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可以帮助他们把焦虑的具体原因写下来,然后一条一条地分析、辩驳、推翻、重塑正确的考试观。(2)调整竞技状态。帮助学生认真做好考前复习,指导学生注意科学用脑,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劳逸结合。(3)掌握考试方法。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应试技巧,如由易到难,切忌死绞难题,合理分配时间等。(4)调控紧张情绪。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法、焦虑转移法、肌肉放松法、系统脱敏法、模拟训练法(实际模拟考试情绪,让学生切身体会)等。

四、教学设计题(答案要点)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过程】
(1)观察画面,激趣导入
①激趣: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
②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③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想不想学一学?
(2)朗读课文,理出线索
①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②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出示问题: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在互相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3)通过朗读,理解词语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如“愤愤”“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
(4)根据线索,比较异同
①启发学生思考。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②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要点:
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
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③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全班交流。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