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23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选题
1.某教师向同事抱怨:“我上课已经尽力了,但是学生就是不会,我能有什么办法!”这位老师的说法( )
A.正确,孺子不可教也
B.正确,教师主导作用已经发挥到极致
C.不正确,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D.不正确,忽略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2.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人民政府
B.未成年人父母
C.未成年人自己
D.未成年人所在学校
3.陈老师在进行一次班干部竞选中,家长给陈老师送礼,请求照顾一下自己的孩子,陈老师予以拒绝。陈老师的这种做法体现了( )
A.廉洁从教
B.因材施教
C.关爱学生
D.严慈相济
4.被称为“近代原子核物理学之父”的是( )
A.李比希
B.波尔
C.张青莲
D.卢瑟福
5.鱼:鳞片( )
A.人:衣服
B.鸟:羽毛
C.书:目录
D.蚕:蚕茧
二、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与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
(3)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C【解析】“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该从“教会”转向“会教”,引导学生自主、主动学习。
2.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3.A【解析】陈老师不从学生那里谋取自己的利益,是“廉洁从教”的表现。
4.D【解析】卢瑟福,19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天才物理学家,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被称为近代原子核物理学之父。
5.B【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题干词语之间属于包容关系,并且是包容关系中的必然组成关系,鳞片是鱼身体的一部分。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项中衣服不是人身体的一部分;C项中目录并非书的必然组成部分;D项中蚕茧和蚕属于种属关系。只有B项的羽毛必然是鸟的组成部分,并和题干一样,均属于动物领域。故正确答案为B。
二、写作题
距离产生美
“凌晨四点起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这样写道,而海棠本来便是日夜开放,为何凌晨四点起来便可以感受到它产生的别样的美感呢?
那便是因为白天里海棠花彻底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埋着头,或学习、或工作,那近在咫尺的美却悄然溜远。而当我们退一步,保留那与海棠花的距离,便会如川端康成一般领略到不一样的美丽。
距离为何产生美呢?大概是由于距离让人可以宏观地把握事物,更重要的是距离带来了未知的神秘,引发了人们的美好幻想。
在美国登月之前,中国早已流传着嫦娥奔月等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然而,当宇航员带回来几块冰冷的石头,发回几幅月球“满目疮痍”的图片时,童话、传说便不复存在了。从此,人们说起月亮,脑海中只会浮现一个荒凉的大球,而不再有玉兔、广寒宫与吴刚了。
远观月亮,人们产生了美好的遐想;近观月球,人们得到的却只有几块冰冷的石头。这便是距离的奇妙作用吧。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如何退出来去体会被忽略的美呢?
人是不可能突然集体移民月球,在月球远望家园,然后去感受什么不同的美丽的。此处距离便是心灵的距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的心灵总被功名利禄紧紧裹住,以致无法体会身边的美。所以我们要与功利保持距离。
当我们不再为考试的分数而学习时,我们会发现书本中的知识是如此有趣;当我们放慢上班、上学的脚步时,我们会发现街边苍翠的大树多么富有活力。
生活中处处皆诗意。人们缺乏的便是适宜的距离。
当我们的心灵得以解放,保持与外物的距离,我们会发现:天空,是给了我翱翔的渴望的天空;大地,是承载着万物的大地;海洋,是孕育了最初的生命的海洋。
让我们退一步,保持适宜的距离,身边的美好就会纷纷呈现。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